主要学术成果
一、学术著作:
►《国际贸易问题研究:理论与现实》,22万字,经济科学出版社,2019年11月。
►《转型时期的中国对外贸易研究》,27.3万字,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,2008年4月。
►《对外贸易结构的动态演进――广东的经验分析》,33.8万 字,中山大学出版社,2004年5月。
►《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研究――中国历史发展的经验》,22万 字,中山大学出版社,2004年5月。
二、学术论文:
►《加工贸易的本质:产业链和生产要素的分析视角》,《国际医药护理探索》2014年6月。
►《服务外包:概念、本质、效应》,《国际医药护理探索》2010年9月。
►《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:“镜像”与“原像”的背离》,《经济学家》2010年6月。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《国 际贸易研究》2010年第10期全文转载。
►《服务外包不会象加工贸易那样创造奇迹》,《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》2010年6月。
►《论国际反倾销规则的法理不适当性》,《法学家》2009年6月。《新华文摘》2009年第17期摘编了该文的主要论点。
►《近代中国的贸易条件:一般趋势及其与农产品贸易的关系》,《中国农史》2008年9月。
►《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探析》,《生产力研究》2008年12月。
►《中国对外贸易管理体制的演化路径分析》,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学学报》2008年11月。
►《产业集聚与对外贸易:广东电子产业的实证分析》,《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》2007年1月。
►《国际价值与国际价格:劳动价值论的解释》,《经济经纬》2006年11月。
►《美国和欧盟反倾销法实体规则的比较》,《国际医药护理探索》2006年3月。
►《国际反倾销规则中的贸易保护主义因素分析》,《经济经纬》(2006年1月。
►《中国资本市场的检讨:一个SCP框架的分析》,《华南农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2006年1月。
►《加工贸易与比较优势陷阱:来自广东的实证分析》,《宏观经济研究》2005年9月。
►《1868-1936年中国茶叶贸易衰弱的数量分析》,《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》2005年3月。
►《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分析》,《内蒙古社会科学》2005年2月。
►《中国经济性质辩析》,《湖北经济学院学报》,2005年1 月。
►《近代中国对外贸易与资本形成的关系》,《内蒙古社会科学》2004年2月。 人大复印资料《经济史》转载。
主要科研项目:
►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:《贸易结构、产业结构与比较优势的关系:理论与实证》(07JC790020)。
►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:《服务外包与加工贸易的比较研究:基于生产要素及产业组织的视角》(11YJA790201)。
► 撰写的其他课题报告:《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枢纽经济评价分析》、《国际经济一体化研究》、《服务外包的劳动力特性及应用》、《服务外包发包企业必须时刻注意企业边界与能力边界的关系》等。
|